
梅花是中国人钟爱的花卉之一,是春天的信使,是我国诗歌的传统题材。
梅花芬芳浓郁,温润如玉,又坚韧不拔,其高洁、坚强、忠贞的品格,令无数文人墨客为之挥毫泼墨。
唐代白居易有诗云:“春风先发苑中梅,樱杏桃梨次第开”;宋代陈亮有“一朵忽先变,百花皆后香”。
宋代卢梅坡在《雪梅》中写道“梅须逊雪三分白,雪却输梅一段香”;自诩为“梅妻鹤子”的林逋在《山园小梅》中写下咏梅的千古名句:“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”。
宋代哲学家朱熹也写诗称赞其君子风范:“故山风雪深寒夜,只有梅花独自香。”

1.
一枝先破玉溪春。更无花态度,全有雪精神。
——宋·辛弃疾《临江仙·探梅》
一枝花点破玉溪的春天。梅花没有一般的春花鲜艳娇嫩的样子,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全是傲雪耐寒的神韵。
2.
早梅发高树,迥映楚天碧。
——唐·柳宗元《早梅》
译:早梅在高高的枝头绽放,远远映照着湛蓝的楚天。
3.
香非在蕊,香非在萼,骨中香彻。
——宋·晁补之《盐角儿·亳社观梅》
散发出来的清香不在花蕊,也不在花萼,而是从骨子里飘荡出来的,清香透彻。
4.
冰骨清寒瘦一枝。玉人初上木兰时。
——宋·吴文英《浣溪沙·题李中斋舟中梅屏》
译:在欣赏友人木兰舟中的梅屏后,感受到梅枝有着玉骨冰清、傲雪斗寒般的气质。

5.
闻道梅花坼晓风,雪堆遍满四山中。
——宋·陆游《梅花绝句》
译:听说山上的梅花已经迎着晨风绽放,远远望去,四周山上的梅花树就像一堆堆白雪一样。
6.
梅花散彩向空山,雪花随意穿帘幕。
——元·王旭《踏莎行·雪中看梅花》
译:梅花开在空山,放射出光辉异形,雪花却在人家帘幕下低飞。
7.
万树寒无色,南枝独有花。
——明·道源《早梅》
译:雪花落下,给植物披上了银装,一点颜色的都没有;在南边的树枝上有一些花,没有叶子。
8.
雪满山中高士卧,月明林下美人来。
——明·高启《梅花诗》
大雪满山的时节,梅花如一位高人隐士,独自栖息其中,在月光朗照的夜晚,它又像一位美人独舞。

9.
恻恻轻寒翦翦风,小梅飘雪杏花红。
——唐·韩偓《夜深》
译:切肤的轻寒刺面的风,梅花如飘雪,杏花正红。
10.
夜来清梦好,应是发南枝。
——李清照《临江仙·梅》
译:只有在夜晚的梦中才能相聚,向阳的梅枝也到了发芽的时节。
11.
无意苦争春,一任群芳妒。
——宋·陆游《卜算子·咏梅》
译:梅花并不想同百花争享春光,只任凭百花的妒忌与排斥。
12.
来日绮窗前,寒梅著花未?
——唐·王维《杂诗三首·其二》
译:请问您来的时候我家雕画花纹的窗户前,那一株腊梅花开了没有?

13.
更无花态度,全有雪精神。
——辛弃疾《临江仙·探梅》
译:梅花没有一般的春花鲜艳娇嫩的样子,呈现在人们面前的全是傲雪耐寒的神韵。
14.
雪里已知春信至。寒梅点缀琼枝腻。
——宋·李清照《渔家傲·雪里已知春信至》
译:白雪皑皑,大地一片银装素裹,一树报春的寒梅点缀其间。那覆雪悬冰的梅枝,晶莹剔透,别在枝头的梅花,丰润姣洁。
15.
香脸半开娇旖旎。当庭际。玉人浴出新妆洗。
——宋·李清照《渔家傲·雪里已知春信至》
译:梅花含苞初绽,娇美可怜,芳气袭人,就像庭院里刚刚出浴,换了新装的美人。
16.
黄鹤楼中吹玉笛,江城五月落梅花。
——唐·李白《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》
译:黄鹤楼上传来了一声声《梅花落》的笛声,在这五月的江城好似见到纷落的梅花。

17.
梅落繁枝千万片,犹自多情,学雪随风转。
——五代·冯延己《鹊踏枝·梅落繁枝千万片》
译:繁茂的枝头,梅花纷纷飘落,仿佛带着不舍,学着雪花随风飞舞。
18.
梅定妒,菊应羞。画阑开处冠中秋。
——宋·李清照《鹧鸪天·梅花》
译:梅花肯定妒忌它,而它又足以令迟开的菊花感到害羞。桂花是秋天里百花之首,天经地义。
19.
玉骨那愁瘴雾,冰姿自有仙风。
——宋·苏轼《西江月·梅花》
译:梅花玉洁冰清的风骨是自然的,不会担心那些瘴雾的侵袭,因为它自有一种仙人的风度。
20.
借问梅花何处落,风吹一夜满关山。
——唐·高适《塞上听吹笛》
译:试问饱含离情的《梅花曲》飘向何处?它仿佛像梅花一样随风落满了关山。